上海习锟机电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国内非标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
[2022-11-26]

上海习锟机电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国内非标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


由于生产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从而很多生产型企业都在考虑通过工业自动化设备以及机器人替代工厂人力。那么传统企业将会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行业的一块肥肉,但是我国非标企业特点是数量较多,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竞争激烈,而且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差十几年。国内非标设备许多核心技术上也并没有真正独立,目前高端产品依然从欧美日进口。 

按市场逻辑来看,增长的市场空间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壮大企业规模,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客观情况却与之相反,国内的非标设备企业并没有走出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依旧在简单模仿,并没有研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专利产品,没有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目前十几个人的小作坊生产依旧是非标设备业界的主流形态。 

影响国内非标设备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非标设备无法批量生产,大企业不愿意做,小规模企业容易获得生存空间 

非标设备是没有标准可依,根据企业生产现状量身订制的设备。A企业的设备往往只能适用于A企业,不能批量生产复制到B企业。通常一台三十万人民币左右的设备从客户提供需求、非标设备厂提供方案设计、双方讨论确定方案、签订合同、出设计图、零部件加工、到设备组装验收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大型企业面对如此琐碎长周期的小订单是不削一顾的。但是这样的项目,对于只有10几个人的小企业,却有相当的吸引力。一个销售和几个机械工程师、几个软件工程师的小规模企业疯狂成长。 

非标设备市场规模增长了,但蛋糕大了,分蛋糕的人却更多了

在2000年,国内做非标设备比较知名的只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台湾厂,这些厂加起来30家左右。查询统计相关数据,当年非标设备的规模估计在6亿左右,这三十家约占到市场份额的70%左右。到2012年,光在中国五金制造重镇长安,非标设备厂就有70多家,全国小规模的非标设备已经数不胜数,数量级在万以上。


奉行拿来主义,创新研发的少间

国内的非标企业很少有新发明、新创造、新应用。国内企业风行去国内外看展、参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新的应用、新的工艺、新的技术。这种做法从很多方面来看是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他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设备差距水平,提高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从而降低了广大人们群众的劳动强度。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打着借鉴旗号的抄袭严重降低了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应用的热情;久而久之影响了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技术能力,使得核心永远掌握在欧美日企业的手中。


企业对自动化的要求还比较初级,制约了非标自动化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短缺的压力下,选择了自动化。但是自动化从节省人力资源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半自动化、全自动化、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基于成本考虑,很多企业选择了半自动化的设备,稍微复杂的工序还是由人工完成,这种半自动化的产品一个对机电一体化比较了解的人就可以独立完成所有设计。大量的这种低层次的自动化需求制约了非标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行业松散,没有形成组织优势

非标设备没有成立行业协会。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没有行业协会,政府就很难听到来自非标行业的呼声,企业就得不到任何优惠政策,至少在税收上就很吃亏。一个非标企业应该卖的是技术、是方案,然而现在很多非标企业却是在和客户谈材料成本,谈管理费用。没有技术的非标设备就是一堆废铁,所以我们要用技术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 


规模企业优势表现不明显

虽然小企业是非标行业的主流,但也出现了一些100多人的中型非标企业。这些中型非标企业年产值在几千万的级别,但由于管理问题,设计人员及装备人员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责任心,导致一些中型非标企业的产品质量表现也不是令人满意。久而久之,很多厂家重新转向小型非标企业购买相对廉价的非标产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