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铰链非标自动化装配设备常见故障有哪些?
机械部分故障
输送系统故障
输送带问题:输送带可能出现跑偏现象,这是由于输送带安装时张力不均匀、滚筒不平行或者输送带磨损不一致导致的。例如,长时间使用后,输送带一侧磨损较严重,会使输送带向磨损较轻的一侧跑偏。输送带还可能出现打滑,一般是因为摩擦力不足,可能是由于输送带表面有油污、张力不够或者驱动滚筒的摩擦力不够等原因引起。
链式输送故障:链条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拉长现象,导致链条与链轮的啮合不良,产生跳齿或者脱链。这会使铰链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卡顿或者无法正常输送。另外,链条的润滑不足也会增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摩擦力,加速链条的磨损,甚至造成链条断裂。
定位与夹紧系统故障
定位不准确:定位夹具可能因为长期的振动或者碰撞而发生位移,导致铰链的定位精度下降。例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定位销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铰链无法准确地放置在装配位置上。此外,定位传感器如果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定位错误,如光电传感器被灰尘遮挡,无法正确检测铰链的位置。
夹紧力不足或过度:夹紧装置通常是由气缸或者液压缸驱动。如果气源压力不足或者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会导致夹紧力不足,使铰链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者位移。相反,如果夹紧力过大,可能会损坏铰链或者其他零部件,这可能是由于压力调节装置故障或者夹紧机构的机械部分卡死,不能正常释放压力导致的。
装配工具故障
螺丝刀故障:在铰链螺丝装配过程中,电动螺丝刀可能出现扭矩不准确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螺丝刀内部的扭矩传感器故障或者扭矩调节装置失灵。扭矩过大可能会导致螺丝滑丝或者损坏铰链的螺孔,扭矩过小则无法将螺丝拧紧,影响铰链的装配质量。
铆接设备故障:如果是采用铆接方式装配铰链,铆接机可能出现铆接压力不足或者铆头磨损的情况。铆接压力不足会导致铆钉无法完全成型,连接不牢固;铆头磨损后,铆接的形状不规则,同样会影响装配质量。
电气部分故障
线路故障
接线松动:由于设备的振动或者长期运行,电气线路的接线端子可能会出现松动。这会导致接触不良,引起信号传输中断或者电气元件工作不稳定。例如,电机的接线松动可能会使电机出现间歇性工作或者不工作的情况。
线路短路或断路:线路的绝缘层可能因为长期的磨损、老化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如老鼠咬噬、尖锐物体划伤等)而破损,导致短路。短路会引起熔断器熔断或者电气元件损坏。另外,线路中的电线如果在连接点处断裂,就会造成断路,使相应的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电气元件故障
继电器故障:继电器在设备中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如果继电器的触点出现氧化、粘连或者烧蚀等情况,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切换。例如,用于控制气缸动作的继电器触点粘连,会使气缸一直处于伸出或者缩回状态,无法正常工作。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故障:PLC 是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核心控制部件。它可能会出现程序运行错误、通信故障或者输入 / 输出(I/O)端口损坏等情况。例如,PLC 的程序可能因为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错误,导致设备的动作顺序混乱;或者 I/O 端口损坏,无法正确接收传感器信号或者发送控制信号。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用于检测铰链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常见的故障有光电传感器被灰尘、油污遮挡,无法正常接收或发射光线,从而不能准确检测;接近传感器可能会因为检测距离发生变化或者自身损坏而出现误判。例如,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如果周围的介质发生变化,可能会改变其检测灵敏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气动与液压部分故障
气动系统故障
气源压力不足:空气压缩机是气动系统的气源。如果空气压缩机出现故障,如压缩机的电机损坏、气路泄漏或者压力调节装置失灵,会导致气源压力不足。这会影响气缸等气动执行元件的正常工作,使夹紧、输送等动作无法正常完成。
气缸故障:气缸的活塞密封件可能会出现磨损,导致气缸漏气。这样气缸的推力或者拉力就会下降,无法提供足够的夹紧力或者推进力。另外,气缸的活塞杆可能会出现弯曲变形,这会导致气缸运动不顺畅,甚至卡死。
液压系统故障
液压油泄漏:液压系统中的油管、接头或者液压元件(如液压缸、液压泵等)可能会出现泄漏。液压油泄漏不仅会导致系统压力下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污染工作环境。例如,液压油管的接头处密封不良,液压油会逐渐渗出,造成系统压力不足。
液压泵故障: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如果液压泵出现磨损、内部泄漏或者电机驱动故障,会导致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不稳定,影响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例如,液压泵的叶片磨损后,其输出的液压油流量会减小,无法满足液压缸的工作要求。